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与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内膜下及外膜下心肌应变比较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1期 36-40页,共6页
【作 者】:
张晶
[1] ;
詹莹
[1] ;
任卫东
[1] ;
郑松
[2] ;
刘爽
[3] ;
潘福治
[1]
【摘 要】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25例CA患者、20例HCM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8.1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内膜下、外膜下及平面整体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LS),计算左心室整体内膜下、外膜下及平衙整体心肌LS:HCM组心肌节段分为HCM非肥厚节段组和HCM肥厚节段组,比较CA组与HCM肥厚节段组心肌符应变指标的差异,并比较相应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CA组及HCM组各水平及左心室繁体内膜下、外膜下、平面整体心肌LS减低(P〈0.001);与HCM组比较,CA组基底段及整体内膜下、外膜下、下面整体心肌LS、中间段外膜下心肌LS减低(P〈0.05)。②与HCM肥厚节段组比较,HCM非肥厚节段纵心肌应变值稍高(P〈0.01);CA组病变心肌应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平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比例明显增高(P〈0.001)。③以左心室平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1.050作为判断CA和HCM病变心肌的临界值,其敏感发为96%,特异度为72%。结论CA和HCM患者左心市纵向内膜下、外膜下及平面整体心肌收缩期功能均受损,CA以内膜下心肌为著,HCM以肥厚节段为著,CA左心室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高于HCM,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淀粉样变性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左 心肌应变 诊断 鉴别 Amyloidosis Cardiomyopathy hypertrophic Echocardiography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Ventricular function left Myocardial strain Diagnosis differ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