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衰减校正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12期 919-923页,共5页
【作 者】:
黄克敏
;
冯彦林
;
温广华
;
梁伟棠
;
李林
;
冯叶霞
;
陈丽莹
【摘 要】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对SPECT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110例,均重建CTAC和无衰减校正(NOAC)图像,观察CT和SPECT图像的配准情况,对配准不良者进行重新配准。比较CTAC和NOAC图像及配准前后CTAC左心室各壁段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并进行性别和体重指数分层比较。结果 CTAC图像左心室下后壁、间壁和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高于NOAC图像(t=21.68、9.265、5.067,P〈0.01),心尖部则明显低于NOAC图像(t=-12.834,P〈0.01)。其中,男性下后壁CTAC和NOAC放射性计数百分比的差异明显高于女性(t=6.922、4.583,P〈0.01);高体重指数者心尖部放射性计数百分比的差异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指数者(t=2.621,P〈0.05)。与NOAC图像比较,CTAC图像有63.6%出现下后壁放射性明显增加,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17.267,P〈0.01);有38.2%出现心尖部放射性明显减低,高体重指数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指数者(χ2=4.864,P〈0.05)。110例受检者中有52.7%出现不同程度的图像配准不良,重新配准后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明显增加(t=7.931、2.385、8.32,P〈0.05)。结论 CTAC可明显改善左心室下后壁、间壁和侧壁的放射性分布,但对心尖部的补偿相对不足;CT和SPECT图像配准不良可明显影响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分布。
相关热词搜索: 心肌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Myocardium Perfusion im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emission-computed single-photon Attenuation correction Technetium Tc99m sestamibi Image pr
上一篇: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各节段旋转速度和旋转角度
下一篇:Kikuchi-Fujimoto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