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全身扫描及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诊治价值的比较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11期 805-810页,共6页
【作 者】:
李永军
;
徐兆强
;
柳卫
;
程旭
;
包丽华
【摘 要】
目的探讨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18F-FDG PE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转移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27例DTC术后需行131I初治或复治的患者,检测其131I治疗前1 d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在131I治疗后3~5 d进行131I-WBS。根据Tg与131I-WBS阴性或阳性的情况,将患者分成4种类型:I型:Tg(+),131I-WBS(-);II 型:Tg(+),131I-WBS(+);III 型:Tg(-),131I-WBS (+);IV型:Tg(-),131I-WBS(-)。在131I-WBS后1周内行18F-FDG PET/CT。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标准。分析131I-WBS及18F-FDG PET/CT对DTC术后患者转移的检出情况。结果检查后发现有22例52处病灶发生了转移。131I-WBS检出其中的8例(36.4%)24处(46.2%)转移灶,与18F-FDG PET/CT检出的15例(68.2%)35处(67.3%)转移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74, P〈0.05)。I型13例(100.0%)、II型5例(100.0%)、III型3例(100.0%)、IV型1例(16.7%)发生了转移。I型18F-FDG PET/CT的转移检出率(100.0%)与II型(20.0%)、III型(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V型(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13例I型和1例IV型转移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结论131I-WBS和18F-FDG PET/CT在DTC术后患者转移灶探测及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方面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特别是18F-FDG PET/CT在Tg(+)、131I-WBS(-)患者转移灶检出上更具有优势,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肿瘤转移 碘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Thyroid neoplasms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Neoplasm metastasis Iodine radioisotopes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Fluorodeoxyglucose F18
上一篇:18F-FDG PET/CT对偶发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年龄相关的颈动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