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脉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11期 830-833页,共5页
【作 者】:
冯飞
[1] ;
王丽
[2] ;
陈汉威
[2] ;
戚玉龙
[1] ;
刘德祥
[2] ;
黄益
[2] ;
唐郁宽
[2] ;
张娜
[3]
【摘 要】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血流敏感散相(FSD)和平衡稳态自由进动(SSFP)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技术在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1.5T成像系统进行手动脉NCE-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检查。对手动脉(划分为腕部、掌部和指部3个血管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和血管边缘锐利度进行测量。将NCE-MRA和CE-MRA的图像质量和测量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2例患者24只手均成功完成NCE-MRA和动态CE-MRA检查。72个血管节段中,NCE-MRA有69个动脉节段的图像质量具有诊断意义,明显高于CE-MRA(96%比83%,P〈0.05)。此外,NCE-MRA在手动脉各个部位的图像质量以及SNR、CNR和血管锐利度均优于CE-MRA(P〈0.05)。结论 NCE-MRA能清楚地显示手动脉的各个分支,图像质量优于动态CE-MRA,对手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关热词搜索: 关节炎 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手动脉 血流敏感散相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Arthritis rheumato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rtery of hand Flow-sensitive dephasing Balance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上一篇:高流量吸氧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腹腔干供血的肺隔离症的CT血管成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