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创伤性脑外伤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出 处】:
【作 者】:
肖勇
;
夏建国
;
周仪
【摘 要】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连续检测兔脑外伤模型伤后2周内脑内代谢改变及动态演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中国大白兔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5只和损伤组10只,分别于伤后1 h、6 h、24 h、48 h、168 h、336 h进行1H-MRS检测,观察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及NAA/Cr、Cho/Cr比值的变化情况。分别于伤后6 h、24 h、168 h各取1只兔,经腹麻后处死,经左心插管灌注固定,取脑,修块,脱水,做冰冻切片,行HE染色并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伤后1 h外伤区NAA/Cr下降29%,伤后24 h NAA/Cr下降40%,达最低值,随后有所升高,外伤168 h后相对稳定。伤后1 h外伤区Cho/Cr下降16%,伤后6 h Cho/Cr下降30%,达到最大降幅,其后逐渐升高,168 h后超过对照组约20%,此后相对稳定。各观察时间点NAA/Cr、Cho/Cr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可以无创性地动态检测脑外伤后脑组织代谢的变化情况,比常规MRI更早发现颅内异常改变,其中以NAA/Cr最为敏感。检测外伤区NAA/Cr、Cho/Cr的变化对临床评估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4年第22卷第9期 645-649页 共5页
上一篇:兔门静脉种植VX2癌栓CT灌注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
下一篇: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评估兔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