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校正^1H-MRS定量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脂肪变程度的研究
【出 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CSCD
2013年第21卷第1期 36-39页,共4页
【作 者】:
石喻
[1] ;
夏菲
[2] ;
张兰
[1] ;
卞胜昕
[1] ;
郭启勇
[1]
【摘 要】
目的探讨T2校正^1H—MRS定量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含量(HFC)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0T ^1H-MRS定量测量4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FC,评价HFC与组织学结果及代谢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丙型肝炎基因型之间HFC的差异。结果^1H—MRS测量的丙型肝炎的HFC范围为1%~29%,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1,P〈0.01):HFC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r=0.43、P〈0.05)、稳态模型8细胞功能(r=0.42,P〈0.05)、体重指数(r=-0.41,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38,P〈0.05)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56,P〈0.05)均呈正相关;HFC与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r=-0.03,P〉0.05)。患者基因型包含1b型23例,2a型14例,混合型6例,不同丙型肝炎基因型之间H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结论^1H—MRS可准确定量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FC,适合临床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肝炎 丙型 慢性 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Hepatitis C chronic Fatty liv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上一篇: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
下一篇:支气管错构瘤误诊1例